突发,贵州剑河县南脚村滑坡事故成功避险,警惕生命安全的警钟

rma8ae9

时间 2024年5月2日 预览 5

转载:https://www.toutiao.com/article/7364003578974962195/

首发·熊氏说图文

4月30日,贵州剑河山区一处偏远村落迎来了人们万万没有想到的灾难。那原本宁静祥和的山村,在一瞬间被巨大的山体滑坡吞没。房屋、树木、道路统统化为一片废墟,狼藉不堪。这突如其来的灾难,给当地村民带来了无尽的惊恐与痛苦。

幸运中的不幸

万幸的是,这次山体滑坡虽然造成了重大财产损失,但并未伤及村民的生命安全。村民们在灾难来临之前及时逃离了灾区。不过,对于这些一贫如洗的村民来说,家园的毁坏也是一种沉重的打击。他们辛苦一生只为了打造一个安身立命之所,如今却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。曾经美好的回忆,就这样永远地埋葬在了滚滚狂泻的泥石之下。

村民们虽然为自己逃过一劫而庆幸,但同时也不禁为未来的生活感到迷惘和无助。他们彷徨无依,再也找不到可以安身立命的栖息之所。那些一度充满温馨与欢声笑语的家园,变成了滚滚乱石的新家。一切都需要从头再来,但现在他们一无所有,只能在祖辈居住的这片贫瘠土地上绝望地重新开始。

遭遇质疑的痛苦

不难想象,当这起灾难引起网络热议后,村民们遭受了非议与质疑的痛苦。许多网民围绕为何把房屋建在山脚下这个问题大加斥责,似乎将灾难的发生归咎于村民的愚昧无知。"为什么要把房子建在山脚下,就不能找个平地修吗?""都是他们自己活该!"网上冷嘲热讽的言论不绝于耳,这无疑给这些已经身心疲惫的灾民雪上加霜,加重了他们的痛苦。

事实上,如果这些评判者真正了解过贵州山区的地形与环境状况,就不会有这样肆意的评论了。贵州别名"八山一水一分田",地形以高山丘陵为主,平坦可用土地极其匮乏。贵州自古就有"地无三尺平"的说法,足见这里的地理环境之恶劣。

依山而居的无奈选择

在贵州尤其是贫困的农村山区,村民们别无选择,只能将家园建在有限的。那里虽然风景秀丽,但同时也潜藏着致命的滑坡隐患。但对于这些生活在贫困线上的村民来说,他们实在无力在别处寻求安居之所。

贵州是山地面积占全省总面积84%的省份,其中很大部分属于喀斯特岩溶地貌。大面积缺少平坦土地,是贵州一个显著的地理特征。可供农业生产的土地有限,大部分平坦地带都已被用来修路和铺设村落了。

在这种地理环境下,村民们别无选择,只能依山而居。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,已经习惯了在狭小而陡峭的空间里勉力求存。为了一亩三分地,他们不得不将家园建在存在滑坡隐患的山坡上。虽然冒着生命危险,但却也无可奈何。


在这个时代,我们早已告别了住在山洞和阔野之中的年代。但在贵州一些偏远山区,这种原始生存状态却依然存在。村民们虽然渴望过上现代化生活,但由于地理环境所限,只能将就着住在陡峭山坡边。一旦遭遇滑坡或山体垮塌,灾难便不可避免。

政府难尽职责

对于村民们而言,他们无法自己解决住房问题。即使有钱,他们也无处安身。就连当地政府为改善他们的居住环境也是杯水车薪,难以完全杜绝风险。

贵州距离平均海拔超过1000米,地形复杂多变,给道路勘测、房屋建设带来了极大困难。一些地方的安全隐患极为严重,但由于财力有限,政府难以全面改善。贵州至今仍有3000多个行政村地处偏远山区,交通并不发达,给这些地区的扶贫和发展带来很大阻碍。

在乡村振兴的现代化进程中,安全无疑是最基本的前提。但对于现如今依然生活在高山峡谷中的农户而言,他们能住上安全稳固的房屋恐怕还是一个遥远的梦想。

人性的反思

灾难来临时,我们往往容易将责任归咎于遭难者,而忽视了问题的复杂性。我们很难换位思考,去设身处地感受贵州农村山区居民的生存环境与生活状况。然而,每个人都应该被当作平等的个体,无论他们生活在何种环境中。我们都不应轻易对他人的命运指手画脚。

面对来自网络的伤害性言论,我们需要以更大的同理心与人性化关怀去审视问题。贫困已是这些人群生存的最大桎梏,我们更应该给予他们关爱与支持,而非对他们遭受的灾难置之不理。

也许你生活在宽敞舒适的城市中,可能很难理解贵州山区人民的贫困和无助。但我们应当以平等的眼光去审视他们,不该批判他们为什么要住在山上,因为对他们来说,别无选择。我们应该去反思,在当今社会还存在如此贫困和落后的地区,而非对遭受灾难的同胞视而不见。

祈祷人民平安

Copyright2023未知边界网络科技
拨打电话拨打电话
Copyright2023未知边界网络科技